「互聯網+」不應被神化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Monthly, Issue 460

456

Photo source: kjdog.com

當下,「互聯網+」已成為新一輪被關注的焦點,甚至上升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舉國戰略。面對信息技術浪潮,傳統行業和企業更應主動應變,改變短視和急功近利的思維模式,利用互聯網改造甚至重構原有業務流程,探索互聯網背景下的商業模式創新。

「互聯網+」「+互聯網」3重點

「互聯網+」不應被神話,其本質不過是以高度信息優化為基礎對過去分離的實體在各個層次上的連接,更是融合。互聯網是從行業和產業層面看,「互聯網+」表現為一個個具體行業和產業與互聯網結合,形成新的經濟形態,也即行業和產業的互聯網化。對於正在進行優化升級的中國各個傳統行業和產業而言,與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連接、融合,形式和內容及其程度都不盡相同。這就意味著利用「互聯網+」推動優化升級蘊藏著超出普通想像的巨大創新空間。這裡,「互聯網+」與「+互聯網」存在著差別。

面對信息技術浪潮,是主動應變,熱情擁抱互聯網,利用互聯網改造甚至重構原有業務流程,探索互聯網背景下的商業模式創新,使互聯網深深滲透到價值鏈重組、重構的整個行業中,還是被動等待,冷漠觀望互聯網,不過是簡單嫁接某種互聯網技術、像征性地運用某些互聯網手段,或最終接受來自互聯網野蠻人的跨界侵襲,效果和結局都截然不同。不是自我重構就是他者摧毀,競爭肯定是在新的層面上、新的業態下展開。

建立在不同技術基礎和組織方式上的不同行業和產業,以及同業中不同規模的企業,面臨著不同的認識和選擇。

一、行業的邊界日益模糊,不同程度的行業融合將成為常態

二、企業的邊界和運營規則也在發生改變,新的組織主體、新的組織形態會不斷湧現,規模的重要性無可救藥地在下降。

三、相對於服務業,制造業與互聯網結合的復雜性要大得多,也昭示了其借助於「互聯網+」轉型升級的難度要大得多。

More..“Internet +” is not a Panacea!